大众养生网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怎么回事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是由重大创伤事件、持续压力、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的。该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回忆创伤场景、过度警觉等症状,需及时进行专业治疗。

1、重大创伤事件

经历战争、严重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创伤事件后,患者大脑对恐惧记忆的处理功能可能出现异常。这类创伤会导致杏仁核过度活跃,使患者持续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频繁做噩梦、闪回创伤场景等症状。临床上常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重建对创伤事件的认知,必要时联合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

2、持续压力

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处于高压工作环境,可能造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这种慢性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引发失眠、易激惹等过度警觉症状。治疗上主要运用眼动脱敏再处理治疗,配合文拉法辛缓释片等药物改善情绪状态,同时建议患者脱离压力源。

3、遗传因素

具有焦虑症家族史或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异常的人群,其海马体体积可能较常人偏小。这种生物学基础会降低对恐惧记忆的调控能力,增加患病风险。此类患者需通过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评估病情程度,采用团体心理治疗结合艾司西酞普兰片等个性化治疗方案。

若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回避行为、情感麻木或过度警觉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配合医生进行渐进式暴露治疗,避免通过酒精等物质进行自我麻痹。家庭成员应给予充分理解支持,共同参与家庭心理治疗有助于康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