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同时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偏低的一种呼吸功能障碍。其核心特征为低氧血症,多由肺部换气功能受损引发,常见于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
1、病因机制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障碍是主要诱因。如肺炎导致肺泡渗出物增多,肺水肿引发肺泡积液,肺栓塞造成血流中断等情况,均会阻碍氧气弥散进入血液。此外,高原缺氧等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此类低氧血症。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指端青紫等缺氧表现。患者常主诉胸闷气促,活动耐量显著下降,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低于60mmHg,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或轻微下降。
3、治疗原则
首要措施为高浓度吸氧,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将氧浓度提升至35%-50%。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如感染患者需使用抗生素,肺水肿患者应用利尿剂。当常规氧疗无效时,需采用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等机械通气支持。
患者出现持续性呼吸困难或口唇发绀时应立即就医,临床医师会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氧中毒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