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便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便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因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调理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方案。若长期反复出血或伴随腹痛、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对因治疗

便血常见于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等疾病。例如痔疮破裂出血时,可通过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肛裂患者需保持排便通畅;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出血需抑制胃酸分泌,常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若为细菌性肠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2、药物治疗

急性出血期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痔疮患者可局部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改善症状,肛裂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肠道感染需配合蒙脱石散保护黏膜,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3、内镜治疗

结肠息肉或血管畸形导致的出血,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止血、钛夹封闭或息肉切除术处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引起的出血,必要时可行内镜下生物制剂局部注射治疗。

4、手术治疗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恶性肿瘤患者。痔疮反复脱出者可选择痔环切术,肠息肉癌变或结肠癌患者需行根治性切除术,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实施断流术。

5、日常调理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避免久坐久站。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周,避免用力擦拭。急性出血期需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记录出血次数和量变化。

出现便血症状需及时进行肛门指诊、肠镜等检查,切忌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孕妇患者应避免使用含有麝香的痔疮类药物,儿童便血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防止发生贫血等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