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病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常见方式有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腔注射、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及日常调理,建议遵医嘱综合干预。
1、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和炎症,适用于轻中度骨关节病。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
2、关节腔注射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者,可采用透明质酸钠或糖皮质激素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能改善关节润滑功能,激素注射可快速缓解急性炎症,但每年不宜超过3-4次。
3、物理疗法
包括热敷、超声波、电疗等手段,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来改善症状。需配合康复训练加强关节稳定性,每周2-3次为宜。
4、手术治疗
针对关节严重变形或功能丧失患者,可考虑关节镜清理术或人工关节置换。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像学显示关节间隙显著狭窄的晚期病例。
5、日常调理
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BMI建议保持在24以下。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每日关节活动度训练2次,每次15分钟,注意避免爬楼梯等负重活动。
骨关节病需早诊早治,急性期应减少关节活动。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剧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复查调整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擅自增减药量或混合使用多种抗炎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