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包虫病是什么

刘翠芸 感染性疾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肝包虫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累及肝脏,属于人畜共患疾病。该病常见于畜牧地区,可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或摄入虫卵污染的食物传播。

肝包虫病主要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两种寄生虫引起。虫卵随犬类等终宿主的粪便排出后,污染水源、土壤或食物,人类误食后虫卵在肠道孵化,幼虫经血液迁移至肝脏形成包裹性病变。随着病程发展,肝脏内逐渐形成充满囊液的包虫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发右上腹隐痛、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囊肿破裂导致过敏性休克,或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肝脓肿。超声检查和血清学检测是常用的诊断手段,CT或MRI可清晰显示囊肿结构。

预防肝包虫病需加强畜牧区卫生管理,避免与犬类密切接触,生食蔬菜瓜果前彻底清洗。确诊患者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早期小型囊肿可通过阿苯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控制,较大囊肿需联合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寄生虫活性及肝功能变化,防止复发和并发症发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