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认知障碍以及意识改变等症状。具体表现因血肿位置和进展速度而异,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头痛
头痛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可随体位改变而加重。由于血肿逐渐增大导致颅内压升高,可能伴随晨起时症状加剧的特点。
2、恶心呕吐
颅内压增高会刺激呕吐中枢,患者常在头痛发作后出现恶心感,严重时可呈喷射状呕吐。这种症状在进食后或头部活动时可能更为明显。
3、肢体无力
血肿压迫运动功能区时,可引起对侧肢体肌力下降,表现为持物不稳、行走拖步等症状。上肢症状通常较下肢更早出现,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细动作能力丧失。
4、认知障碍
血肿累及额叶或颞叶时,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定向力下降、计算能力减弱等认知功能异常。老年患者可能被误诊为老年痴呆,需特别注意鉴别。
5、意识改变
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昏迷。这种情况多提示脑组织受压严重或出现脑疝风险,属于急症表现。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特别是近期有头部外伤史的中老年人群。医生通常会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可通过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头部保护,避免二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