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频发室性早搏是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频发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每分钟出现超过5次的室性期前收缩,属于心脏电活动异常的表现。其发生可能与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也可能无明显诱因。

1、病因

频发室性早搏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可能干扰心肌细胞电活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也可能诱发。此外,精神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等亦可成为诱因。

2、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会自觉心悸、心脏停跳感或胸闷不适,严重时可出现头晕、乏力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脉搏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体征,但约30%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心电图检查时被发现。

3、诊断方法

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捕捉典型室性早搏的宽大畸形QRS波(大于等于120ms)。对于阵发性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准确计算早搏负荷量,评估昼夜分布规律。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结构性心脏病变,血清电解质检测可排除代谢性因素。

4、治疗措施

无症状且早搏负荷小于10%的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症状明显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药物难治性且早搏负荷大于20%的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可达70-85%。所有患者均需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疾病,纠正电解质失衡。

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应及时进行心血管专科评估,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观察、药物或介入治疗方案,避免自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咖啡因摄入,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症状。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