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穿刺检查什么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骨穿刺即骨髓穿刺术,主要用于检查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等情况,帮助明确诊断或评估病情。检查需在医生操作下进行,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1、血液系统疾病

骨髓穿刺可以获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分析,明确是否存在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例如白血病患者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异常原始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则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明确诊断后,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片、阿糖胞苷注射液、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2、感染性疾病

当怀疑存在骨髓炎、结核性骨髓炎或寄生虫感染时,可通过骨髓穿刺获取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或分子检测。例如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骨髓液中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此类感染通常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骨髓增生异常

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疾病,骨髓穿刺可观察造血细胞形态变化及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这类疾病可能需要使用地西他滨注射液、沙利度胺片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部分患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进行骨穿刺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24小时。检查结果需由血液科医生结合其他检验指标综合判断,患者不宜自行解读报告。若穿刺后出现持续疼痛、渗液或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