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长期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清洁、洗牙、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全身疾病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方式。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日常清洁
牙龈出血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需养成正确刷牙习惯,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缝隙。饭后漱口有助于减少食物残渣堆积,避免牙菌斑刺激牙龈引发炎症。日常可辅助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细菌繁殖。
2、洗牙治疗
牙结石长期刺激是导致牙龈炎、牙周病的常见原因,超声波洁治能有效清除龈上龈下结石。对于较深的牙周袋,需配合龈下刮治术去除病变组织,治疗后牙龈出血症状通常能得到明显改善。
3、药物治疗
急性炎症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涂抹碘甘油或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能促进牙龈修复。伴有明显疼痛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4、手术治疗
重度牙周炎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时,需进行牙龈翻瓣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牙周手术。对于牙龈增生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龈成形术恢复正常牙龈形态。
5、全身疾病治疗
糖尿病、白血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系统性疾病引发的牙龈出血,需在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原发病治疗,如控制血糖、化疗或补充凝血因子等,同时配合口腔局部护理。
长期牙龈出血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查、牙周探诊等明确病因。治疗期间应避免进食过硬、过热食物,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日常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定期更换牙刷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