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酸痛可能是由肌肉劳损、炎症反应、神经受压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日常调理
建议适当休息,避免提拉重物或过度使用患肢,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手臂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可适当活动肩关节及肘关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酸胀感。
2、物理治疗
急性期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15-20分钟缓解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配合局部按摩时需注意手法轻柔,沿肌肉走向进行推拿,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为宜。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可外贴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但需避开皮肤破损处。
4、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常选取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位,每次留针20分钟。推拿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采用滚法、揉法松解肌肉。中药贴敷可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膏药,每日贴敷不超过8小时。
5、其他治疗
若伴随上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需排除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可通过颈部MRI检查明确诊断。严重肌肉拉伤者可能需要超声引导下局部封闭治疗,神经受压严重时需考虑手术松解。
出现胳膊酸痛症状需注意避免自行推拿颈椎部位,防止加重神经压迫。服用止痛药物不宜超过5天,胃肠道不适者应选择栓剂给药。若出现手臂活动受限、夜间痛醒或伴发热症状,应及时至骨科或疼痛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