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损伤的治疗措施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导尿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护理等,需根据损伤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方案。对于轻度损伤,可能仅需观察和护理,而严重情况则需手术干预。
1、保守治疗
适用于膀胱壁部分裂伤或无明显尿液外渗的情况。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损伤。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症状变化,必要时通过超声或CT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2、导尿处理
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可降低膀胱内压力,促进创面愈合。需保持导尿管通畅,每日进行尿道口消毒护理,防止逆行感染。导尿时间通常维持7-14天,拔管前需进行膀胱造影确认愈合情况。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疼痛明显者可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症状。存在活动性出血时,可能需要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4、手术治疗
完全性膀胱破裂或合并脏器损伤需紧急行膀胱修补术,手术路径可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方式。术后需留置盆腔引流管,修补处用可吸收缝线分层缝合。合并骨盆骨折者需同步进行骨科固定。
5、康复护理
术后早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包括定时夹闭导尿管锻炼储尿功能。恢复期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膀胱超声。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腹部撞击。
膀胱损伤后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膀胱造影和CT检查明确损伤分级。治疗期间需保持会阴部清洁,观察尿液颜色和量的变化。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或提前拔除导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