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繁殖需要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完成,一般经历吸附、侵入、复制、组装及释放五个阶段。以下是各阶段的具体机制:
1、吸附
病毒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膜特定受体结合,如流感病毒血凝素识别呼吸道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这种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决定病毒感染宿主范围。
2、侵入
病毒通过膜融合或内存作用进入细胞,如HIV通过gp120与CD4+细胞结合后触发膜融合,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网格蛋白介导内存进入胞质。
3、复制
病毒核酸释放后,DNA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如疱疹病毒),RNA病毒在胞质复制(如冠状病毒)。逆转录病毒通过RNA→DNA→整合宿主基因组过程完成遗传信息传递。
4、组装
新合成的病毒核酸与结构蛋白在特定细胞器内有序装配,如腺病毒衣壳在细胞核内组装,流感病毒在细胞膜出芽区域整合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5、释放
成熟病毒通过细胞裂解(如腺病毒)或出芽方式(如HIV)离开宿主,每个感染周期可产生10^3-10^4个新病毒颗粒。
病毒繁殖过程中会劫持宿主核糖体、酶系及能量系统,如正黏病毒利用宿主RNA聚合酶Ⅱ进行mRNA加帽。这种寄生特性使病毒难以独立存活,但也成为抗病毒药物的作用靶点,治疗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异性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