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通常发生在45岁至55岁之间,但具体时间可能因人而异,受遗传、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多数女性在49岁至52岁左右进入围绝经期,部分可能提前或延迟。
1、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对围绝经期起始时间有显著影响。若母亲或姐妹较早进入围绝经期,本人也可能出现类似趋势。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卵巢功能提前衰退,例如脆性X染色体相关基因异常可能使围绝经期提前至40岁前。
2、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的女性围绝经期可能提前1-2年,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加速卵泡消耗。体重过轻(BMI低于18.5)或过度运动导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使绝经时间提前。相反,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
3、健康状况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疾病)或接受过盆腔放疗、化疗的女性,卵巢功能可能受损。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多次卵巢手术史会直接减少卵巢储备,数据显示这类人群中有15%会在40岁前进入围绝经期。
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关注月经周期变化,如出现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等围绝经期症状,可通过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评估卵巢储备功能。保持适度运动、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年进行妇科检查,有助于平稳度过围绝经期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