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脚抽筋是什么原因

曹凯 骨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脚抽筋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因素有关。若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可能导致腿部肌肉过度疲劳,乳酸堆积引发痉挛。寒冷刺激会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肌肉收缩,造成抽筋。此外,缺钙、缺钾等电解质失衡会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妊娠期女性因胎儿发育需求更易出现低钙性抽搐。日常注意腿部保暖,运动后适当按摩可缓解。

2、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缺乏等疾病会影响神经传导功能,导致异常肌肉收缩。患者常伴肢体麻木、蚁行感,夜间症状加重。需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确诊。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依帕司他片等营养神经药物,同时需控制原发病。

3、下肢血管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静脉曲张等疾病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缺血缺氧引发痉挛。典型表现为行走时疼痛(间歇性跛行),皮肤温度降低。可通过血管超声、CTA检查诊断。治疗常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改善循环,严重者需血管介入治疗。

4、腰椎间盘突出症

L4-L5、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会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和肌肉痉挛。常伴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期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症状,配合牵引、理疗等物理治疗。

若调整生活习惯后症状未缓解,建议到骨科或神经内科就诊,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测、肌电图、腰椎MRI等相关检查。夜间发作时可尝试足背屈动作缓解痉挛,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抽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