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拔智齿利弊如何权衡

武媛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拔智齿的利弊需根据智齿生长状态、口腔健康状况及个人需求综合评估。其优势可能包括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和改善咬合功能,而弊端则涉及术后反应、神经损伤风险及治疗成本增加等问题。

1、缓解疼痛

若智齿萌出空间不足或发生冠周炎,可能引发牙龈肿痛、张口受限等症状。拔除后可消除局部炎症刺激,直接缓解因智齿异常生长导致的持续性疼痛,改善咀嚼功能。

2、预防并发症

阻生智齿可能引发邻牙龋坏、牙根吸收或颌骨囊肿。拔除可避免食物嵌塞导致的继发感染风险,预防牙列拥挤复发,降低智齿相关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生概率。

3、改善咬合功能

正畸治疗中拔除阻生智齿可为牙齿移动提供空间,有助于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对存在咬合干扰的病例,拔牙可消除异常接触点,恢复咀嚼效率。

1、术后反应

术后24-48小时内常出现肿胀、渗血等生理性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低热。约5%-10%的病例会发生干槽症,需进行二次清创处理,愈合周期可能延长至2-3周。

2、神经损伤风险

下颌智齿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解剖关系密切者,术中神经损伤概率约为0.5%-2%。可能引发下唇麻木等感觉异常,多数可在3-6个月内恢复,少数可能遗留长期后遗症。

3、治疗成本增加

复杂阻生齿拔除需配合CBCT检查、微创器械和镇静技术,治疗费用可达普通拔牙的3-5倍。术后可能需抗生素预防感染,总体医疗支出较常规口腔治疗显著增加。

建议术前通过全景片或CBCT评估智齿与神经管的位置关系,结合口腔咬合模型分析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无症状但存在潜在风险的智齿,可每6-12个月进行影像学监测。治疗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及治疗预期,由口腔外科医师进行专业评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