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可能因寄生虫种类和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症状包括腹痛、皮肤瘙痒、体重下降、肛门瘙痒以及粪便中发现虫体等。以下是具体分析:
1、腹痛
寄生虫如蛲虫、钩虫常寄生于肠道,其活动或代谢产物刺激肠黏膜,可能引发阵发性脐周疼痛,伴随腹胀或肠鸣音活跃。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肠梗阻样持续性绞痛。
2、皮肤瘙痒
幼虫移行症是典型表现,如钩蚴侵入皮肤会引起局部红色丘疹和剧烈刺痒,称为"着土痒"。血吸虫尾蚴皮炎则会出现接触疫水部位皮肤红肿热痛。
3、体重下降
绦虫等肠道寄生虫长期掠夺宿主营养,特别是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可能导致进行性消瘦。儿童感染者常伴发育迟缓,成人可出现肌肉萎缩。
4、肛门瘙痒
雌性蛲虫夜间在肛周产卵时,其分泌物刺激会导致强烈瘙痒,夜间尤甚。反复搔抓可能继发湿疹或细菌感染,形成肛周皮肤增厚。
5、粪便虫体
绦虫感染者的粪便中可能出现白色节片,长度约1-2cm,形似宽面条。蛔虫重度感染时可能排出完整成虫,长度可达15-35cm,圆柱形外观。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粪便常规、寄生虫卵检测或血清学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吡喹酮等驱虫药物,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重复感染。日常应保证食物充分加热,处理生鲜后彻底洗手,避免赤足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