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是由药物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通常与药物过敏反应、药物毒性作用或个体体质差异有关。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水疱等症状,及时停药并配合治疗多可缓解。
1、常见原因
药物性皮炎的发生多与药物过敏反应有关,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易引发过敏。此外,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物也可能通过毒性累积或代谢异常诱发皮炎。个体遗传因素导致的药物代谢酶缺陷,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典型症状
患者皮肤常出现对称性红斑、丘疹,伴有明显瘙痒或灼热感。严重时可能形成大疱、糜烂,甚至累及黏膜部位。部分患者会伴随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提示系统性过敏反应。
3、治疗方法
首要措施是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轻度病例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中重度患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必要时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出现大面积皮损时,需采用硼酸溶液湿敷预防感染。
出现疑似药物性皮炎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记录近期用药史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避免搔抓皮损部位,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切勿自行使用成分不明的药膏,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皮肤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