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惊厥是儿童在发热期间出现的惊厥发作,常见于6个月至5岁幼儿,多由体温迅速升高引发神经系统异常放电所致。其发生可能与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
1、热惊厥的定义
热惊厥是指儿童在发热状态下出现的惊厥现象,属于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反应。通常在体温超过38℃时发生,表现为突发性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5分钟,发作后可自行缓解。
2、常见症状特征
典型症状包括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节律性抽搐,可能伴有口唇发绀或尿失禁。部分患儿会出现短暂意识模糊,发作后进入嗜睡状态。复杂型热惊厥可能出现单侧肢体抽搐、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
3、发病相关因素
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诱因,如幼儿急疹、流感等。遗传因素约占病例的30%-40%,直系亲属有热惊厥史者风险增高。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血脑屏障功能薄弱等生理特点,使幼儿更易出现异常放电。
若患儿首次出现惊厥,应立即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脑电图、血液检查等评估,排除脑炎、癫痫等严重疾病。家长需掌握物理降温方法,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退热药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骤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