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但常见于末端回肠和结肠。该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及肠道溃疡为特征,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异常、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克罗恩病的典型病理表现为透壁性炎症,可导致肠道壁增厚、狭窄甚至瘘管形成。病变呈节段性分布,正常黏膜与病变区域交替存在,内镜下可见鹅卵石样改变。患者除消化系统症状外,还可能伴随关节痛、皮肤红斑等肠外表现。目前研究认为,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的异常反应是核心发病机制,NOD2等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而吸烟、高脂饮食等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病情。诊断需结合结肠镜检查、小肠造影及组织活检结果,治疗需根据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若出现持续腹泻、血便或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治疗药物包括美沙拉嗪缓释片、布地奈德胶囊等抗炎药物,以及硫唑嘌呤片等免疫调节剂。日常需注意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和刺激性食物,严格戒烟并保持规律作息。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肠镜,监测病情变化及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