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严重时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色素沉着、苔藓样变、全身性反应以及心理影响等后果,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处理。
1、皮肤感染
湿疹严重时皮肤屏障严重受损,可能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症状,容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引发脓疱、红肿热痛等表现,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2、色素沉着
长期反复的皮肤炎症反应可能破坏黑色素细胞功能,导致局部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这种改变在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消退后的暂时性色素沉着,慢性湿疹可能遗留长期色素异常。
3、苔藓样变
患者因剧烈瘙痒反复搔抓,会导致表皮增生过度,出现皮肤增厚、皮纹加深等苔藓样改变。这种病变常见于慢性湿疹,皮肤弹性下降的同时可能伴随皲裂、出血等症状。
4、全身性反应
严重泛发性湿疹可能引起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特应性疾病。婴幼儿严重湿疹可能出现睡眠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全身影响。
5、心理影响
长期存在的剧烈瘙痒、皮损外观等问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部分患者可能因皮损暴露产生社交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湿疹患者应避免过度搔抓和烫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出现渗液、化脓等感染迹象时,需立即到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抗生素或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切勿自行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