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先兆流产、临产反应或子宫肌瘤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诱因。
1、生理性原因
经期或孕期出现轻微、短暂、无规律的子宫收缩通常是正常现象。经期子宫收缩有助于排出经血,可能伴随轻微腹痛;孕中晚期可能出现生理性宫缩,表现为腹部短暂发紧但不伴随疼痛或出血,通常无需特殊干预。
2、先兆流产或早产
孕期频繁宫缩(每小时超过4次)伴随腹痛、阴道出血或腰骶部酸胀,需警惕先兆流产或早产。此时需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进行保胎治疗,必要时注射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同时需绝对卧床休息。
3、临产宫缩
妊娠足月后出现规律性宫缩(间隔5-6分钟,持续30秒以上)且逐渐增强,属于正常分娩征兆。可通过呼吸调节缓解疼痛,宫口开全后进入产程,按产科规范处理。
4、子宫病变
子宫肌瘤、腺肌症等疾病可能引发异常宫缩,常伴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控制病情,必要时行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若宫缩频率异常增高或伴随出血、破水等症状,特别是孕28周后出现规律宫缩,需立即就医监测胎心并评估宫颈情况。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或按摩腹部,以免掩盖病情或刺激宫缩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