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电监测有何医疗作用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电监测一般具有诊断心律失常、监测心肌缺血、评估心脏功能、观察药物疗效以及术后监护等医疗作用。其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1、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监测可实时捕捉心脏电传导异常,如房颤、室速等心律失常类型。通过分析P波、QRS波群的特征,帮助医生判断异位起搏点或传导阻滞的位置,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监测心肌缺血

当心肌供血不足时,心电监测能及时发现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等特征性改变。对于胸痛患者,动态监测可捕捉到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辅助诊断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3、评估心脏功能

持续监测QT间期、QRS波时限等参数,可反映心室复极状态和心脏收缩功能。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监测心率变异性有助于评估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指导临床干预。

4、观察药物疗效

使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时,监测可评估QT间期延长风险。洋地黄类药物治疗过程中,监测有助于早期识别药物中毒引起的特征性ST段鱼钩样改变。

5、术后监护

心脏手术后患者需持续监测,可及时发现房室传导阻滞、室颤等并发症。ICU危重患者通过心电监测能快速识别恶性心律失常,为抢救争取时间。

若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或存在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建议及时进行心电监测。检查时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电极片接触不良。具体监测方案需由专科医生根据临床情况制定,以获得准确诊断依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