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小孩抽动症如何治疗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孩抽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家庭护理以及中医治疗等,需根据病情程度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1、心理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习惯逆转训练是常用方法,通过帮助患儿识别抽动前兆,学习替代行为来缓解症状。心理干预还能减轻因抽动症引发的焦虑、自卑等情绪问题,适用于症状较轻或初发阶段的儿童。

2、药物治疗

当抽动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或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时,需遵医嘱使用硫必利片、阿立哌唑口崩片、氟哌啶醇片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控制症状,但可能出现嗜睡、体重增加等副作用,需定期复诊调整剂量。

3、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神经调控技术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此类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手段,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10-20次疗程,对部分患儿效果显著。

4、家庭护理

家长需保持平和态度,避免过度关注孩子的抽动表现。建议建立规律作息,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通过运动、绘画等方式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家庭环境中要避免刺激性饮料和食物,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

5、中医治疗

针灸选取百会、四神聪等穴位调节经络,配合静心安神的中药如钩藤、天麻等制成颗粒剂。需注意选择正规中医院,避免使用含重金属成分的偏方,中医治疗周期较长需耐心配合。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眨眼、耸肩、清嗓等抽动症状时,应及时到儿童神经内科就诊。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评估疗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多数患儿通过规范治疗症状可得到控制,青春期后有自然缓解倾向,但需警惕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