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范围一般为21~35天,平均为28天左右。具体周期长度因人而异,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激素水平、卵巢功能、情绪波动等。若周期长期处于异常范围或伴随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控制。在卵泡期,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厚;排卵后,黄体分泌孕激素维持内膜稳定性。若未受孕,黄体萎缩导致激素水平下降,内膜脱落形成月经。周期过短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周期延长常涉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等因素。此外,精神压力、过度节食、肥胖等生活方式问题也会干扰内分泌平衡。
建议女性通过记录月经周期来观察自身规律,若连续3个月出现周期短于21天、长于35天或经期超过7天等情况,需到妇科进行激素六项、B超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维持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以促进生殖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