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水饮是中医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外感风寒与水饮内停并存的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咳嗽痰稀、胸闷气喘等,需及时调理或治疗。
1、恶寒发热
风寒外束肌表,卫阳被遏无法温煦体表,患者常出现怕冷、无汗、发热等症状,触摸体表可感知明显寒凉感,体温可能升高至38℃左右。
2、咳嗽痰稀
寒邪犯肺导致肺气不宣,水饮上犯气道,患者咳嗽时痰液呈白色泡沫状,质地清稀量多,夜间或受寒后症状加重,可能伴随喉中痰鸣。
3、胸闷气喘
水饮停聚胸膈阻碍气机,患者常感胸部压迫感,活动后呼吸急促,平卧时可能出现喘息加重,严重时可见肋间隙随呼吸明显起伏。
4、肢体浮肿
水饮泛溢肌肤时,可见眼睑或下肢水肿,按压后出现凹陷,晨起时面部浮肿较明显,傍晚下肢肿胀加重,可能伴随小便量少。
5、头痛身痛
风寒阻滞太阳经气,常出现后脑部紧痛感,颈部僵直不适,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遇热可稍缓解,遇冷则疼痛加剧。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经中医师脉诊、舌诊后,多采用小青龙汤等方剂温肺化饮。治疗期间需避免生冷饮食,注意背部保暖,阳虚体质者需长期调理脾肾功能以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