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该穴属于足少阴肾经,是常用的保健及治疗穴位之一。
1、内踝后方
太溪穴的具体位置在内踝后方的凹陷中。取穴时,可先找到内踝尖,即脚内侧踝骨最突出的部位,随后沿内踝后方触摸,可触及一处凹陷区域。
2、内踝尖与跟腱之间
内踝尖是内踝骨末端的最高点,跟腱位于足跟上方,连接小腿肌肉与足跟骨。太溪穴位于这两者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时可有酸胀感。
3、体表定位技巧
取穴时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将足部平放,用拇指沿内踝后方上下滑动,找到凹陷最明显处即为太溪穴。若难以准确定位,可轻微活动踝关节,感受跟腱与内踝之间的空隙变化。
日常按压太溪穴可辅助缓解足跟痛、腰痛及肾虚相关症状,但需注意力度适中。若用于疾病治疗,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结合其他穴位或疗法进行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