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具体反应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常见措施包括停止输血、对症治疗、抗过敏治疗、抗感染处理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患者需立即告知医务人员,并配合专业处理。

1、停止输血

若出现寒战、发热、皮疹或呼吸困难等不适,需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并更换输液装置,避免残留血液继续输入体内加重反应。同时需留存血袋和输血器,便于后续检测分析。

2、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出现急性溶血反应时需静脉补液维持血容量,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若发生急性肺损伤则需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3、抗过敏治疗

对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可肌注苯海拉明或静脉推注地塞米松。严重过敏反应出现喉头水肿时,需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并维持气道通畅。

4、抗感染处理

若输血后出现高热、脓毒性休克等细菌污染血制品反应,需立即采集患者血培养,并静脉输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进行抗休克治疗。

5、纠正电解质紊乱

大量输血后可能引起低钙血症,表现为手足抽搐,可静脉缓推10%葡萄糖酸钙;出现高钾血症时需给予葡萄糖胰岛素溶液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

输血后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至少24小时,特别是迟发性溶血反应可能数天后才显现。患者需主动告知既往输血史和过敏史,医务人员需严格核对血型、交叉配血结果。所有血制品均应规范储存运输,输血过程需遵循无菌原则,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输血科进行溯源调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