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痛可能由劳损、关节炎、腱鞘炎等原因引起,通常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休息制动
手部过度使用或劳损时,应减少关节活动,避免提拉重物或频繁抓握。必要时可使用护具固定腕关节及手指,限制活动范围,促进局部炎症消退。日常注意调整用手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
2、物理治疗
急性期疼痛可用冰袋冷敷15分钟缓解肿胀,每日2-3次。慢性劳损或关节炎患者可采用40℃左右热毛巾热敷,配合红外线照射、超声波等理疗促进血液循环。每日可进行手指伸展运动,如握拳-张开交替练习,维持关节活动度。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肿胀处可外敷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需要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
4、局部封闭治疗
腱鞘炎或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效,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常用药物包括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等,需严格无菌操作。
5、手术治疗
严重腕管综合征或腱鞘囊肿压迫神经时,需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松解黏连组织。类风湿关节炎晚期出现关节畸形者,可能需实施滑膜切除术或关节置换术。
缓解期间应避免手部受凉,冬季外出建议佩戴保暖手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痛风患者需控制高嘌呤饮食。若自行用药3天未缓解,或出现手指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到骨科就诊,完善X线、肌电图等检查。需注意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过敏体质者用药前需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