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针刺伤后如何处理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针刺伤后的处理需及时采取清创消毒、预防感染等措施。一般包括立即挤出血液、冲洗消毒、包扎防护、上报评估、药物预防等步骤,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暴露源类型决定。

1、立即挤出血液

发生针刺伤后应迅速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促使少量血液流出,减少污染物进入体内的风险。注意避免直接按压伤口表面,以免将病原体挤入深层组织。

2、冲洗消毒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液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随后使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若为特殊病原体暴露(如HIV阳性血液),需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加强冲洗。

3、包扎防护

清洁消毒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避免二次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4、上报评估

24小时内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进行暴露源追踪检测。需评估暴露源是否携带HBV、HCV、HIV等血源性病原体,并留存暴露者血液样本。

5、药物预防

根据暴露源检测结果,在2小时内启动预防措施。乙肝暴露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疫苗,HIV高危暴露需在72小时内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等阻断药物,同时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感染。

发生针刺伤后应在1小时内完成初步处理,所有操作需佩戴防护手套。建议暴露后6周、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血清学追踪检测,特别是HIV检测需持续至暴露后12个月。从事医疗工作者建议定期接种乙肝疫苗,操作高危物品时严格使用防护器具。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