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镜检查通常可以发现炎症、溃疡、肿瘤、血管畸形以及憩室等病变。该检查通过直视观察小肠黏膜的细微变化,能够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多种肠道疾病。
1、炎症
小肠炎症常见于克罗恩病、肠结核或感染性肠炎等疾病。克罗恩病表现为节段性黏膜充血水肿,可能伴有鹅卵石样增生;肠结核的炎症多呈环形溃疡,周围可见干酪样坏死;感染性肠炎可显示黏膜弥漫性糜烂或渗出性改变。
2、溃疡
单发或多发溃疡可能由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白塞病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典型溃疡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底部覆盖黄白色苔膜,周围黏膜可伴有充血或水肿,严重者可能并发出血或穿孔。
3、肿瘤
良性肿瘤如小肠间质瘤多呈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腺瘤常为息肉样突起。恶性肿瘤包括腺癌和淋巴瘤,腺癌多表现为溃疡型肿块,边缘呈堤状隆起;淋巴瘤可见弥漫性黏膜增厚或巨大溃疡形成。
4、血管畸形
动静脉畸形或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现为黏膜下血管丛异常增生,可见蜘蛛样或团簇状血管网,这些病变是慢性隐匿性出血的常见原因,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多见。
5、憩室
小肠憩室多为先天性结构异常,镜下可见肠壁局限性囊袋状膨出,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梅克尔憩室多位于回肠末端,可能并发炎症或出血,憩室开口处可见正常黏膜或异位胃黏膜。
进行小肠镜检查后需注意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情况。检查发现异常病变时应及时进行病理活检,根据具体诊断结果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内镜下干预或外科手术。日常需注意保持饮食卫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