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下方的两个小肉须通常是正常的解剖结构,可能与舌下肉阜、舌下皱襞或伞襞有关。这些结构在舌底起到分泌唾液或辅助舌体活动的作用,若无疼痛、肿胀等异常表现,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1、舌下肉阜
位于舌系带两侧,是舌下腺导管的开口处,通常呈对称的凸起状,表面黏膜光滑。其功能是分泌唾液至口腔,帮助润滑和消化食物。
2、舌下皱襞
从舌下肉阜向后延伸至舌根处的黏膜隆起,内含舌下腺小导管。这些皱襞在舌体运动时可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黏膜过度摩擦受损。
3、伞襞
位于舌系带两侧的伞状黏膜皱襞,属于正常舌底组织,可随舌体活动伸缩。其表面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但无特殊分泌功能。
若发现小肉须出现红肿、疼痛、出血或快速增大,需警惕舌下腺导管结石、黏液囊肿或乳头状瘤等病理情况。建议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尖锐物品刺激该部位,必要时可到口腔科进行超声检查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