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低下或环境因素等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等方法改善。该疾病常见于婴幼儿,起病急且症状明显,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病原体感染
病毒、细菌或支原体等病原体侵入呼吸道引发炎症是主要原因。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易导致毛细支气管炎,肺炎链球菌感染常伴随高热。此时需进行血常规及病原学检测,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或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
2、免疫力低下
早产儿、营养不良或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更易患病。这类儿童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后,病原体易在肺部定植并引发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建议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功能。
3、环境因素
被动吸烟、居住环境潮湿或空气污染会损伤气道纤毛功能。冬季室内通风不良时,病原体更容易通过飞沫传播引发感染。患病期间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次。
该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三凹征等重症表现,特别是6个月以下婴儿易发展为呼吸衰竭。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口唇青紫、拒食等情况应立即就诊。治疗期间需按疗程规范用药,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