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是否能矫正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多数情况下,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驼背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但严重结构性畸形可能需要手术矫正。以下是常见情况的矫正分析:
1、姿势性驼背
主要由长期不良姿势引起,如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这种情况通过调整坐姿、加强背部肌肉锻炼(如小燕飞、靠墙站立等),配合使用矫形支具,通常可以获得较好改善。日常需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2、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驼背
属于病理性驼背,需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同时进行康复训练。急性期后通过游泳、牵引等物理治疗可延缓脊柱强直进展,但已形成的骨性融合难以完全逆转。
3、休门氏病
青少年发病的脊柱后凸畸形,在骨骼未闭合前可通过佩戴Milwaukee支具矫正,每天佩戴20小时以上。若Cobb角超过75度或伴有神经压迫症状,需进行脊柱截骨矫形手术。术后需坚持佩戴支具6个月以上巩固效果。
建议存在驼背者尽早就诊骨科或康复科,通过X线、MRI等检查明确病因。40岁以下患者矫正成功率较高,中老年患者以预防畸形加重为主。日常建议睡硬板床,避免搬运重物,可进行八段锦、瑜伽等柔韧性训练。需注意自行购买矫形器可能加重不适,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矫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