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其最初症状主要包括腹部隐痛、食欲异常以及粪便异常等表现。若近期有生食肉类或疫区接触史,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
1、腹部隐痛
绦虫成虫吸附于肠道黏膜,可能引起机械性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脐周或中上腹部持续性隐痛,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腹胀、肠鸣音活跃等消化功能紊乱现象。
2、食欲异常
绦虫寄生会消耗宿主营养,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的情况。少数患者可能因虫体代谢产物刺激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反应,尤其在晨起空腹时症状较明显。
3、粪便异常
感染后2-3个月可能在大便中发现绦虫节片,这些乳白色扁平节片可自主蠕动,常伴随排便排出。粪便检查可见绦虫卵,显微镜下观察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特征性胚膜结构。
绦虫病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建议患者保留排出的虫体节片供医生查验,及时进行粪便虫卵检测和血清学检查。日常生活中应彻底烹饪肉类食品,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牛肉等可能携带绦虫幼虫的肉类,接触生肉后注意手部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