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行气血作用的“气”主要指宗气、营气和卫气。这些气通过协同作用推动和维持气血运行,濡养全身脏腑组织。
1、宗气
由水谷精微与自然界的清气结合形成,聚集于胸中。宗气能够贯注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同时调节呼吸和心跳,是维持气血循环的动力来源之一。若宗气不足,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
2、营气
由水谷精微中的营养物质化生而成,行于脉中。营气与血液共同构成脉内物质基础,通过滋养脏腑和四肢百骸,促进血液生成与输布。其运行路径遵循十二经脉顺序,昼夜不停循环全身。
3、卫气
源于水谷精微中剽悍部分,行于脉外。卫气通过温煦肌肉皮肤、调控汗孔开合,维持体表温度并推动气血达于体表。卫气不足时易出现畏寒、易感外邪等表现。
这三种气相互配合,宗气主推动、营气主濡养、卫气主温煦,共同维持气血运行的动态平衡。若存在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病症,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通过针灸、药物或导引等方法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