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跛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跛脚可能是由外伤、关节炎、神经损伤、先天畸形或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的。具体病因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建议尽早就诊明确诊断。

1、外伤

骨折、韧带扭伤或肌肉拉伤等急性损伤会导致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从而引发跛行。例如踝关节扭伤后常出现患肢不敢承重的情况,需通过X线或MRI检查判断损伤程度,一般可通过石膏固定、支具保护等方式治疗。

2、关节炎

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会造成关节肿胀变形和活动障碍。患者行走时因关节摩擦疼痛而出现保护性跛行,常伴有晨僵现象。通常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或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3、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痛、脑卒中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病变会导致下肢肌力下降或感觉异常。典型表现为足下垂步态,行走时需抬高患肢避免拖地,可能伴有肌肉萎缩。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症状。

4、先天畸形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长短腿等结构异常会直接影响步态。这类患者往往自幼出现异常步态,X线检查可见关节形态异常,严重者需通过矫形手术或肢体延长术进行矫正。

5、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可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和肌力减弱,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数十米后出现下肢麻木无力,休息后缓解。牵引治疗配合甲钴胺片、依托考昔片等药物可缓解症状,必要时需行椎间孔镜手术。

若出现持续加重的跛行症状,建议及时到骨科或神经科就诊,通过CT、肌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负重行走,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急性损伤后应按医嘱进行康复锻炼。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