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滞留针有何医疗作用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滞留针作为临床常用的静脉输液工具,一般具有减少穿刺次数、保持静脉通道、便于连续给药、减少药物刺激、方便急救用药等医疗作用。其设计特点使其适用于多种治疗场景,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效率并降低患者痛苦。

1、减少穿刺次数

滞留针可将软管留置在血管内,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于需要长期输液或每日多次给药的患者,如化疗、慢性病输液治疗,使用滞留针能减少血管损伤和局部疼痛,尤其适用于血管条件较差的老年患者或儿童。

2、保持静脉通道

当患者需要间歇性输液时,留置针可维持72小时有效通路。这在急诊科和ICU尤为重要,遇到突发情况时能立即建立给药途径,避免因寻找血管而延误抢救时机,同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3、便于连续给药

对于需要持续泵入的药物,如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或肠外营养液,留置针可稳定维持输液速度。相较于普通钢针,其柔软材质能降低输液过程中因体位变化导致的针头移位风险,确保治疗连续性。

4、减少药物刺激

高浓度或刺激性药物(如氯化钾、化疗药)通过留置针缓慢输注时,可分散药物对血管壁的化学刺激。配合正确的冲封管操作,能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特别适合肿瘤患者的长周期化疗方案。

5、方便急救用药

在抢救休克、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时,预先留置的针管可迅速连接抢救药物。这种即时的给药途径比反复穿刺节省至少3-5分钟,为心肺复苏、升压治疗等关键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使用滞留针期间需每日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留置时间不宜超过96小时。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留置肢体,若出现局部疼痛或皮肤发白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根据治疗需求合理选择留置针型号,治疗结束后及时拔除并进行规范处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