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青的颜色变化一般会经历不同阶段,颜色最深的时间通常出现在受伤后的第2到3天。由于个体差异以及受伤程度不同,具体时间可能略有波动。这一过程与皮下出血后血红蛋白分解代谢密切相关。
淤青初期因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渗至组织间隙,皮肤表面呈现鲜红色或暗红色。随着时间推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逐渐被分解为胆红素和含铁血黄素,在第2到3天时淤青区域会呈现深紫色或蓝黑色,此时颜色达到最深。此后随着吞噬细胞对代谢产物的清除,颜色逐渐转为黄绿色直至消退。严重创伤或凝血功能异常者,颜色变化可能更为明显。
若淤青部位持续肿胀疼痛超过一周,或伴随活动受限、反复出血等情况,建议及时到普外科或骨科就诊。日常护理时,受伤48小时内可通过冷敷收缩血管,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在急性期揉搓患处,以免加重皮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