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慢性炎症,属于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一种类型,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该病可能导致不孕、月经异常等问题,需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
子宫内膜结核多由肺结核、肠结核等病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生殖系统引起,少数情况下可通过直接蔓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侵入子宫内膜后,引发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导致内膜结构破坏和功能异常。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下腹坠痛、发热、盗汗及不孕等表现。诊断需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活检,其中病理发现结核结节是确诊依据。
确诊子宫内膜结核后,患者应遵循早期、规律、全程的抗结核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合并输卵管结核或盆腔粘连时,可能需手术干预。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休息,结核活动期应做好隔离防护。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的女性,孕前建议进行生殖系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