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扩张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能与胆管结石、胆管炎、胆管肿瘤、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胰头癌等疾病原因有关。若伴随腹痛、黄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胆管结石
结石堵塞胆总管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管内压力升高引发扩张。患者常出现右上腹绞痛、皮肤黄染等症状。一般需通过内镜取石或手术解除梗阻,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辅助治疗。
2、胆管炎
反复发生的急慢性炎症会造成胆管壁纤维化,导致管腔代偿性增宽。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哌酮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严重时需行胆管引流术。
3、胆管肿瘤
胆管癌等占位性病变会直接阻塞胆管,引起上游胆管进行性扩张。典型表现为无痛性黄疸、陶土样大便,确诊后需尽早手术切除,必要时辅以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
4、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Caroli病等先天发育异常会导致胆管呈囊状或梭形扩张,易并发胆管炎和结石。治疗以预防感染为主,严重者需行肝部分切除术或肝移植。
5、胰头癌
胰头部肿瘤压迫胆总管下端可引起胆系全程扩张,常伴随进行性消瘦和腰背部疼痛。确诊后需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无法手术时可选择胆肠吻合术缓解梗阻。
出现胆总管扩张时应完善超声、CT或MRCP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若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肝胆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