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康复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等,需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方案。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后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对于细菌性颅内感染,通常需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病毒性感染可选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者需应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2、手术治疗
当出现脑脓肿、硬膜下积脓等局部化脓性病灶时,可能需通过开颅手术或立体定向穿刺进行脓肿引流。对于严重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必要时可行去骨瓣减压术缓解症状。
3、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高热可采用物理降温或布洛芬等退热药物。颅内压增高者需使用甘露醇、高渗盐水等脱水降颅压治疗。癫痫发作时可选择地西泮、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控制。
4、康复治疗
急性期过后若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需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吞咽训练等系统性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5、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患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使用弹力袜或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期吸痰防止肺部感染。营养支持方面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维持机体需求。
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用药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意识状态、体温及生命体征变化。恢复期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评估疗效。若出现头痛加剧、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