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垂体拉克氏囊肿是什么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垂体拉克氏囊肿是一种发生在垂体部位的良性囊性病变,起源于胚胎时期残留的拉克氏囊结构。这类囊肿多数体积较小且生长缓慢,患者可能长期无明显症状,部分人群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垂体拉克氏囊肿的形成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拉克氏囊未完全退化有关。随着囊肿体积增大,可能对周围垂体组织或视神经造成压迫,引发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垂体功能异常,表现为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或尿崩症。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清晰显示囊肿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无症状的小囊肿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观察,若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或内分泌功能障碍,需考虑经鼻蝶窦微创手术切除。

建议确诊垂体拉克氏囊肿后,每6-12个月进行影像学复查和内分泌功能评估。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记录视力变化、头痛发作频率及内分泌相关症状,避免剧烈头部运动。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严重持续性头痛或明显多饮多尿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接受专业评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