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手术是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或血液循环障碍等无法保留肢体时的治疗手段,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手术过程主要包括术前准备、麻醉及体位选择、肢体切除以及术后处理等步骤,需由专业团队操作。
1、术前准备
医生会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完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定截肢平面。同时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手术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感染患者需先抗感染治疗。
2、麻醉与体位
根据截肢部位选择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上肢截肢常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肢体近端使用止血带减少出血,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建立无菌区域。
3、手术操作
按预定平面作弧形或鱼嘴形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筋膜和肌肉。重要神经如坐骨神经需高位结扎后锐性切断,大血管双重结扎止血,骨骼用线锯截断后锉平锐缘。保留足够皮瓣覆盖残端,放置引流管后分层缝合。
4、术后处理
加压包扎残端预防血肿,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术后给予镇痛、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残端血运。伤口愈合后即开始残肢塑形、安装临时假肢,并配合康复锻炼恢复肢体功能。
该手术需要骨科、麻醉科、康复科多学科协作。术后可能出现幻肢痛、残端神经瘤等并发症,需定期随访。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残肢护理、肌力训练和心理调适,逐步适应假肢使用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