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质增生等因素有关,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或降尿酸药物等进行治疗。常见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盐酸乙哌立松片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
1、非甾体抗炎药
若疼痛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无菌性炎症引起,可通过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从而缓解疼痛。局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也可通过皮肤渗透作用减轻肿胀和压痛。
2、肌松药
若伴随足部肌肉紧张痉挛,可短期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僵硬,改善足部活动受限。这类药物需注意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3、降尿酸药
若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导致的脚跟疼痛,需规律服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控制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的沉积。急性发作期还可配合秋水仙碱片抗炎镇痛。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垫减轻足部压力。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完善X线、超声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跟骨骨刺、应力性骨折等问题,必要时进行冲击波或手术治疗。切勿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