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避免诱因、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急性发作处理以及病情监测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及时规范的治疗有助于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风险。
1、避免诱因
哮喘患者需远离过敏原和刺激物,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烟雾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避免接触冷空气或剧烈运动。部分患者需注意避免摄入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2、药物治疗
控制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可减轻气道炎症。缓解药物用于急性症状,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可快速扩张支气管。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适用于过敏性哮喘的辅助治疗。
3、免疫治疗
对于明确过敏原的哮喘患者,可进行脱敏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接触剂量,帮助机体建立免疫耐受。疗程通常持续3-5年,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4、急性发作处理
突发喘息、胸闷时应立即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若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中重度发作可能需配合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或短期口服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出现紫绀、意识模糊等危象需急诊抢救。
5、病情监测
建议患者每日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记录哮喘日记。定期复查肺功能检查和过敏原筛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合并鼻炎、鼻窦炎等疾病需同步治疗。
哮喘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剂量。建议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独自处于密闭环境。冬季外出注意佩戴口罩,保持适宜的运动强度。若出现夜间憋醒、日常活动受限等控制不佳表现,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