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目前一般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并减少发作。哮喘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难以完全消除。
1、慢性气道炎症
哮喘患者的气道长期存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即使没有明显症状时,炎症仍然持续存在。这种炎症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遇到冷空气、花粉等刺激物时容易诱发支气管痉挛。目前药物如布地奈德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抑制炎症,但无法逆转已经形成的气道重塑。
2、个体差异性
部分儿童哮喘随着生长发育可能逐渐缓解,但成人哮喘多呈现反复发作的特点。约有30%的患者存在激素抵抗现象,常规吸入治疗效果有限,需要配合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治疗。
3、长期管理必要性
通过规范使用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调节剂,结合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约80%患者能达到良好控制。但擅自停药容易导致病情反复,需要持续进行环境控制,避免接触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
哮喘患者应定期到呼吸科门诊复查肺功能,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给药方案。建议记录症状日记,掌握急性发作先兆,及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症状。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医患配合可使大多数患者保持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