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一般可以治愈,但具体预后与病因、治疗时机等因素相关。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通过规范治疗通常能完全恢复,而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的佝偻病需长期管理。
1、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这类患者通过每日补充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D滴剂)和钙剂(如碳酸钙颗粒),结合每日户外日照1-2小时,骨骼畸形在治疗3-6个月后多能逐渐改善。婴幼儿期的方颅、肋缘外翻等症状,在及时补充维生素D后通常不会遗留永久性畸形。
2、遗传性低磷性佝偻病
这类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需终身服用磷酸盐合剂和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患者血磷水平可维持正常范围,但部分儿童可能遗留下肢弯曲等骨骼畸形,成年后需要骨科手术矫正。该类型疾病无法完全根治,需定期监测血钙、磷及肾功能。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佝偻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家长发现婴幼儿有多汗、夜惊、方颅等症状时,及时到儿科就诊完善血生化、骨X线等检查。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自行停用维生素D导致症状反复,同时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奶制品、深海鱼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