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患者一般可以通过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1、日常调理
感冒期间需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量饮用温水或温热的汤粥,帮助缓解咽喉不适,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2、物理治疗
若出现发热症状且体温未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方式。例如用温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调节环境湿度也有助于缓解鼻塞症状。
3、药物治疗
对于发热超过38.5℃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若伴有频繁咳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等镇咳药。出现流涕、鼻塞时,盐酸伪麻黄碱片等药物可帮助缓解症状。
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通常病程为5-7天。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胸闷气促或咳脓痰等情况,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或肺炎可能,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用药期间避免擅自联合使用多种感冒药,防止药物成分过量引发肝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