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腹部疼痛、月经异常、泌尿系统症状、全身症状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下腹部疼痛
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疼痛多位于下腹正中或两侧,呈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感,在月经期、性生活后或过度劳累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骶部酸痛,这种疼痛常与盆腔充血和炎症刺激有关。
2、月经异常
约30%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经期延长至7天以上,或两次月经间隔时间缩短至21天以内。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经量增多,严重者甚至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这与炎症影响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修复有关。
3、泌尿系统症状
当炎症波及膀胱区时,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膀胱刺激征。个别患者可能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特别是咳嗽或打喷嚏时出现漏尿,这与盆腔结缔组织炎症导致盆底肌松弛有关。
4、全身症状
在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低热(37.5-38℃)、乏力等全身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这可能与慢性疼痛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5、其他症状
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多呈黄色或黄绿色,伴有异味。约20%患者可能出现性交疼痛或性交后出血,这与宫颈炎或盆腔粘连有关。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出现继发性不孕,因输卵管粘连阻塞所致。
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切忌自行中断疗程,以免转为慢性迁延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