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外侧疼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腓骨肌腱炎、第五跖骨骨折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疼痛持续或伴随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跑步、跳跃或穿着不合脚的鞋子,可能导致脚外侧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劳损,引发局部酸胀或针刺样疼痛。这种情况通常通过充分休息、更换宽松鞋子、局部热敷或按摩后可逐渐缓解,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长期受到牵拉或反复劳损时,可能引发足跟及足外侧的放射性疼痛,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症状明显。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训练改善病情。
3、腓骨肌腱炎
腓骨肌腱在踝关节过度外翻或反复摩擦时易出现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脚踝外侧肿胀、压痛,尤其在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急性期需制动休息,可通过红外线照射、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恢复,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
4、第五跖骨骨折
足部外侧遭受直接撞击或扭伤时,可能发生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皮下瘀血、无法负重行走。确诊后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石膏固定或手术复位治疗,恢复期间需避免患肢过早负重。
若疼痛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等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就医完善X线、磁共振等检查。日常需避免长时间行走或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足部拉伸准备,选择鞋底有缓冲作用的运动鞋以减少足部压力。